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在InnoDB中的实现原理剖析(并发.剖析.原理.版本.控制...)

wufei123 发布于 2025-09-11 阅读(2)
MVCC通过保存数据多版本解决并发读写冲突,InnoDB利用隐藏列DB_TRX_ID、DB_ROLL_PTR和Undo Log实现该机制;事务读取时依据Read View判断数据可见性,RC隔离级别每次查询生成新Read View,RR级别仅在首次读取时创建并复用;Undo Log不仅支持事务回滚,还存储历史版本供MVCC使用,通过purge线程异步清理过期版本以释放空间。

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在innodb中的实现原理剖析

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在InnoDB中,简单来说,就是一种通过保存数据多个历史版本来解决并发读写冲突的机制。它允许事务在不互相阻塞的情况下,看到数据的一个“快照”,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并发性能和数据一致性。在我看来,这简直是数据库并发控制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设计,它巧妙地平衡了性能与数据完整性。

解决方案

InnoDB实现MVCC的核心,在于为每一行数据都维护了几个隐藏的列,以及一个至关重要的“Undo Log”系统。当一行数据被修改时,InnoDB并不会直接覆盖旧数据,而是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版本,并将旧版本的数据信息存入Undo Log。

具体来说,每一行记录都包含了以下几个关键的隐藏字段:

  • DB_TRX_ID:记录了最近一次修改该行的事务ID。
  • DB_ROLL_PTR:一个回滚指针,指向Undo Log中该行上一个版本的记录。通过这个指针,可以串联起一个行的所有历史版本。
  • DB_ROW_ID:一个隐含的行ID,当表没有主键或唯一索引时,InnoDB会使用这个ID来唯一标识一行。

当一个事务需要读取数据时,它会根据自身的“Read View”(一个由当前活跃事务ID列表组成的快照)来判断应该看到哪个版本的数据。如果当前行的

DB_TRX_ID
在Read View的活跃事务列表中,或者比Read View中最小的活跃事务ID还要新,那么该行对当前事务就是不可见的。此时,InnoDB会沿着
DB_ROLL_PTR
指针,从Undo Log中获取更早的数据版本,直到找到一个对当前事务可见的版本。

这种设计使得读操作(SELECT)通常不需要加锁,因为它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历史版本来读取,避免了读写之间的阻塞。写操作(INSERT, UPDATE, DELETE)则会创建新的数据版本或标记旧版本,并将旧版本信息推入Undo Log,保证了数据的持久性和可回滚性。

MVCC 如何解决并发读写冲突?

在我看来,MVCC解决并发读写冲突的精髓在于它的“非阻塞性”和“快照隔离”。传统的锁机制,比如共享锁和排他锁,在读写冲突时往往会导致事务等待,降低了并发度。但MVCC则完全不同。

当一个事务A正在修改一行数据时,事务B如果尝试读取同一行,它并不会被事务A的写操作阻塞。相反,事务B会利用MVCC机制,通过回滚指针(DB_ROLL_PTR)和Undo Log,回溯到该行数据在事务A开始修改之前的某个版本(具体是哪个版本取决于事务B的隔离级别和Read View的生成时机)。这样,事务B就能看到一个一致性的、未被修改的“快照”数据,而事务A也能继续它的修改操作,两者互不干扰。

说白了,MVCC就是用“空间换时间”的策略。它通过存储数据的多个版本(占用额外的存储空间,主要是Undo Log),避免了读写操作之间的互相等待(节省了时间,提高了并发性)。这种设计在OLTP(在线事务处理)系统中尤其重要,因为这类系统通常有大量的并发读写请求,对响应速度和吞吐量要求极高。当然,这种方式也引入了额外的管理开销,比如旧版本的清理,但总体而言,收益远大于成本。

InnoDB MVCC 中的 Read View 是什么,以及它如何工作?

Read View,在我看来,是InnoDB MVCC机制中一个非常巧妙且核心的概念,它是决定一个事务能看到哪个数据版本的“眼睛”。每个事务在启动时(或者在某些隔离级别下,每次执行查询时)都会生成一个Read View。

一个Read View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信息:

  1. m_ids:一个活跃的事务ID列表,表示在生成Read View时,所有正在活跃(还未提交或回滚)的事务ID。
  2. min_trx_id:m_ids列表中最小的事务ID,或者说,在生成Read View时,所有活跃事务中最早的那个事务ID。
  3. max_trx_id:在生成Read View时,系统下一个将要分配的事务ID,它比当前所有已分配的事务ID都大。

当一个事务要读取一行数据时,InnoDB会获取该行记录的

DB_TRX_ID
,然后根据这个
DB_TRX_ID
和当前事务的Read View进行一系列判断: PIA PIA

全面的AI聚合平台,一站式访问所有顶级AI模型

PIA226 查看详情 PIA
  • 如果行的
    DB_TRX_ID
    小于
    min_trx_id
    :这表示该行是在当前Read View生成之前就已经提交的事务修改的,因此该行对当前事务是可见的。
  • 如果行的
    DB_TRX_ID
    大于等于
    max_trx_id
    :这表示该行是由在当前Read View生成之后才启动的事务修改的,因此该行对当前事务是不可见的。
  • 如果行的
    DB_TRX_ID
    min_trx_id
    max_trx_id
    之间:
    • 如果
      DB_TRX_ID
      m_ids
      列表中:这表示该行是由一个在Read View生成时仍然活跃的事务修改的。除非这个事务就是当前查询的事务本身(自己的修改自己可见),否则该行对当前事务是不可见的。
    • 如果
      DB_TRX_ID
      不在
      m_ids
      列表中:这表示该行是由一个在Read View生成时已经提交的事务修改的,因此该行对当前事务是可见的。

如果当前版本不可见,InnoDB就会沿着

DB_ROLL_PTR
指针,从Undo Log中获取上一个历史版本,并重复上述判断过程,直到找到一个可见的版本。

这里值得一提的是,不同的事务隔离级别对Read View的生成时机有影响:

  • READ COMMITTED (RC):每次查询(SELECT语句)都会生成一个新的Read View。这意味着在同一个事务中,两次查询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数据快照,因为在两次查询之间,可能有其他事务提交了。
  • REPEATABLE READ (RR):事务的Read View只在事务第一次读取数据时生成,并在整个事务生命周期内保持不变。这保证了在同一个事务中,无论何时读取,都能看到相同的数据快照,从而实现“可重复读”。这也是为什么RR是InnoDB的默认隔离级别。

理解Read View的工作原理,是深入理解MVCC的关键,它直接决定了事务之间如何“看”到数据,以及如何实现不同程度的隔离。

Undo Log 在 MVCC 实现中扮演了什么角色?

Undo Log,在我看来,是InnoDB MVCC实现中不可或缺的基石,它不仅用于事务回滚,更是MVCC能够提供多版本并发控制的“时间机器”。没有Undo Log,MVCC就无从谈起。

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:

  1. 事务回滚:这是Undo Log最直接、最容易理解的功能。当一个事务需要回滚时(无论是用户显式回滚,还是系统崩溃导致自动回滚),InnoDB会利用Undo Log中记录的操作,将所有已做的修改“撤销”,使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。每当修改数据时,InnoDB都会将修改前的数据状态记录在Undo Log中,形成一个链条。

  2. 实现MVCC:这是Undo Log更深层次、更巧妙的作用。正如前面提到的,当一个事务修改一行数据时,它并不会直接覆盖旧数据。相反,它会创建一个新的数据版本,并将旧数据版本的信息(包括旧的

    DB_TRX_ID
    DB_ROLL_PTR
    指向的旧版本)写入到Undo Log中。这个写入到Undo Log的旧版本,就是MVCC机制中供其他事务读取的“历史版本”。

    想象一下,Undo Log就像是一个数据的“版本历史记录本”。每当数据发生修改,旧的版本就被“存档”到这个本子里,并且通过

    DB_ROLL_PTR
    形成一个链表,从最新版本一直回溯到最原始的版本。当一个事务需要读取数据时,如果最新版本对它不可见,它就沿着
    DB_ROLL_PTR
    这条线,一步步地“倒带”到Undo Log中,查找那个对它可见的历史版本。

Undo Log的生命周期也很有趣。一旦一个事务提交,它所产生的Undo Log记录并不会立即被删除。这些记录必须保留,直到所有可能需要读取这些旧版本的活跃事务都完成为止。这个清理过程通常由一个后台线程(purge线程)异步完成,它会定期扫描Undo Log,清理那些不再被任何活跃事务引用的旧版本记录,以回收存储空间。如果Undo Log增长过快,或者purge线程跟不上,可能会导致数据库性能下降,甚至存储空间耗尽,这也是为什么Undo Log的管理和监控非常重要。

可以说,Undo Log是InnoDB实现ACID特性中“原子性”和MVCC“隔离性”的关键技术支撑。它不仅仅是事务的撤销日志,更是构建多版本数据视图的基石。

以上就是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在InnoDB中的实现原理剖析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知识资源分享宝库其它相关文章!

相关标签: 数据恢复 为什么 select 指针 线程 delete 并发 异步 数据库 大家都在看: MySQL内存使用过高(OOM)的诊断与优化配置 MySQL与NoSQL的融合:探索MySQL Document Store的应用 如何通过canal等工具实现MySQL到其他数据源的实时同步? 使用Debezium进行MySQL变更数据捕获(CDC)实战 如何设计和优化MySQL中的大表分页查询方案

标签:  并发 剖析 原理 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